快速导航×

menu
主页 > 关于玉梅 > 第二段 曹保明非遗读本《大洋彼岸的长白山

第二段 曹保明非遗读本《大洋彼岸的长白山

时间:  2022-04-12 11:14    作者:  曹保明   

第二段:
曹保明非遗读本《大洋彼岸的长白山人》
二、与众不同的山姑
说起来,话就长了,因为人们还不知道,侯玉梅,她是一个把传承人类文化遗产视为终生目标的人,她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山姑,长白山的姑娘……
    在地球的北部,在东北亚的最高峰长白山的山里,有一个深深的山谷,那就是吉林省通化县快大茂的金斗乡。金斗乡,坐落在群山峻岭的峡谷当中,这里有一个小村子,叫湾沟村,是因为小村在一道曲曲弯弯的沟里,而这个地方什么叫金斗呢?据老辈人说,这个湾沟村山的前边有六座山峰,既像一朵莲花,又像一个斗,而据说这个斗是专门用来盛金豆子的一个地方啊。
    这里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说是这个山里有一杆金秤,还有一盘金磨,还有一头金毛驴,它每天在山里拉着金豆子,可是只有有福、有财、心地善良的人,才能把它得到,于是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人都在等,等有朝一日见到金豆子,湾沟村的百姓们就是一辈辈地望着大山,可是哪里有什么金豆子啊。其实传说只是传说,而真正金斗乡又叫金斗霍洛,是满语,意为“敞亮的山沟”,这也对,敞亮,不就是亮堂堂吗?亮堂堂,不就是金子吗?福、财、善良,不就是金子吗?于是,这片山沟里的人,都特别的善良……
    人们坚信,真正的善良就有福、就有财,不知道,千百年来,人们就这么活,其实过去山民生活非常的苦,人们在这样的山里居住,土地少,山坡多,峡谷多,人们只能靠在山坡上开垦出一片小荒地,种点苞米、豆子和蔬菜,更多的时间是一年四季种地之余挎着筐上山去采山菜、蘑菇、山货什么的,这就是村里的百姓生活,一种雷打不动的生活观念。在这里,有一个老侯家,老侯家的妻子姓谷,大家都叫她老谷太太。这个老谷太太从小就心灵手巧,她从小跟自己的母亲学会了剪纸,她还会捏各种面人,会用桦树皮来画画,并以树皮做成百灵、鹌鹑、野鸡、飞龙,常常逗得村里孩子们哈哈乐,而这些手艺,都是谷振英大娘跟她的母亲学来的,那么她的母亲也是跟母亲学的,在长白山区这种母系传承,十分宝贵,许多满族文化都在其中,而她们老侯家、老谷家都是满族,丈夫本是个老中医,当年响应政府号召来到山区,她随丈夫带着女儿玉梅和哥哥来到此地,从此成了山民,谷老太太的手艺一直传到她这辈,已经是好几辈啦。后来,在困苦的山区生活中她突然发现,她的女儿非常随她,女儿有一种奇特的习惯,那就是除了跟娘上山采野菜、种苞米之外,随时都盯着娘手里的活计,而且总是抢过来,干娘要做的各种巧手活计,什么剪纸呀、泥塑呀、捏面人呀、捏泥人、编筐卧篓、编簸箕。于是娘就说:“好孩子,好女儿,娘,娘一定好好地教你。”
从此,长白山金斗乡的湾沟村里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山姑,她明显地与别人不一样。别人一到种地、收山、采山货的季节,都是挎着筐,急忙进山抢“山利落”(收山货),然后采完好去卖山货,可是只有她是一个奇怪的山姑,她每天干完家里的主要活计,然后就四处打听,有没有一种地方能够让人好好地学习呀?她着迷似的成天四处打听这种地方。一天,她突然听人说,通化师范学院美术系要开办国画学习班,在招生,于是她就报了名。可是金斗乡湾沟村离通化师范学院70多里地,没有车,怎么办呢?于是她就把哥哥的一台破自行车找来修理了一下,带上自己的一个狗脖子粗的行李卷儿就骑着去到通化师范学院报了名。在通化师范学院学习期间,别的人都要先缴食宿费,可她没有这笔钱,于是每天她睡觉就在同学走了以后,她再把课桌并在一起,铺上自己带来的狗脖子粗的行李卷儿,在那上面睡。吃饭也没有钱。别人吃饭,她就说不饿躲出去,后来,她就利用课休时间帮食堂厨师洗菜、洗碗,赢得人家的同情,往往给她盛一些饭充饥……
(鲍杰整理,待续)

侯玉梅艺术作品展厅
扫码加微信
-